《国企》杂志社官网-先锋

先锋

订阅

【先锋】二十年“两山”路,浙建集团着力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分享到:

《国企》杂志融媒浙江讯(党建好故事  江 风)“走不出的浪浪山,去不了的远方……”这句台词,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在向往“诗和远方”的同时,大自然的万物生灵,却将那山川湖海视作赖以生存的故乡。今年,恰逢“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回首这二十年,浙建集团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一句响亮的口号,逐步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建设者们以汗水为墨、以智慧为笔,在大地山河间书写了一幅幅壮丽的生态修复画卷。

 

矿坑重生:废墟之上崛起文化地标

微信图片_20250922090235_141_28 杭州国家版本馆项目

在杭州,有一处曾经的废弃矿坑,如今却焕发出别样的生机。浙江建工承建的杭州国家版本馆项目团队,凭借岩壁锚固、水系贯通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方案,巧妙地将东侧矿坑改造为覆土绿化的山体书库。西侧则引入良渚港水系,打造出串联三池的灵动水景。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掩映在苍翠山体中的宋韵书库。宋韵建筑群与修复后的自然基底相得益彰,既保留了矿坑原始地貌特征,又赋予其全新的文化生命力,成为展示“建筑与自然对话”的典范之作,让这座文化地标在绿水青山间熠熠生辉。

 

低碳建筑:能耗主体变身能量产体

微信图片_20250922090201_140_28 浙能集团综合能源生产调度研发中心大厦项目

在追求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浙江建工承建的浙能集团综合能源生产调度研发中心大厦项目,堪称浙江省单体最大的楼宇型综合能源供应系统项目。项目团队充分挖掘天然气和太阳能的潜力,与风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耦合,并精心配置相应的蓄能储能系统,最大程度地以绿色能源替代传统火电。据测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约 1106 吨,减排 CO₂ 排放约 1891 吨,自产绿色能源更是超过大楼总用能的 30%,为低碳建筑领域树立了标杆。

b816bc348840e311873c4b7a5c9901df 龙游阳光小学改造示范工程

在龙游县阳光小学零碳建筑改造示范工程中,建设者们更是大展身手。为实现对既有建筑科技馆及行政图书综合楼进行近零能耗和零能耗改造目标,项目团队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保留原外窗的同时新增被动式节能内窗技术、采用断热稀土 RE 夹胶温控窗、为外墙新增外保温系统、采用低能耗门窗、应用新风热回收系统……经过一系列精心改造,科技馆获评“零能耗建筑”,行政图书综合楼获评“近零能耗建筑”,为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既有建筑的低碳改造提供了宝贵经验。

 

清水保卫:污水治理助力资源再生

 

城市的“肾脏”——污水处理厂,在各大城市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使命。浙江建工承建的富阳污水处理五期工程,采用半地埋式建设形式,新建污水处理规模为 7 万立方米 / 日,总规模达 20 万立方米 / 日。

IMG_256 富阳污水处理五期工程

该项目的建成,不仅完善了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了江北片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还提高了原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系统,改善了生态环境,让污水经过处理后得以循环利用,减少了生产中对水资源的消耗,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IMG_256 松阳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

丽水市松阳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作为丽水市重点建设工程,主要采用半埋式污水处理方式,肩负着处理来自古市镇、新兴镇、樟溪乡、斋坛乡、赤寿乡等乡镇的生活污水和辖区内工业园区的厂区污水的重任。项目完工后,大大减轻了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压力,提升了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为松阳县的生态建设筑牢了根基。

 

生态修复:从防洪灌溉迈向幸福河湖

 

在建德市寿昌江综合治理工程(寿昌段),浙江建工的建设者们围绕“香”“野”的特点,深度结合流域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精心打造了一条集防洪、灌溉、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幸福河。工程涉及 6 个乡镇(街道),覆盖治理干支河流 32 条,治理河道总长度达 200.89 公里。

IMG_256 建德市寿昌江综合治理工程(寿昌段)

通过运用生态护岸技术增强堤岸生态功能,运用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提升流域河道水质,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预警河道水质变化,极大提升了流域的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让寿昌江成为了一条真正的幸福河,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

二十年的“两山”之路,是一场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生态之旅。我们不仅是生态修复的旁观者,更是主动作为的建设者。每一个矿坑的焕新,每一栋低碳建筑的崛起,每一条河流的复苏,每一座污水处理厂的建成,都凝聚着集团建设者的辛勤付出。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让每个人都能走出心里的“浪浪山”,拥抱真正的绿水青山,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与万物生灵共享这美丽的家园。

 

【关注分享】《国企》杂志(上下半月刊征订电话0571—86915636)并国企网及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是《国企》杂志融媒浙江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大平台。《国企》杂志创办于2006年,是全国党建研究会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唯一指定刊物,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刊,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并支持创办,要求杂志订阅到各个党支部。一直以来重点文章均被新华网、人民网、搜狐、新浪等主流央媒和大型门户网站转载。作为《国企》杂志融媒浙江大平台,正聚焦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的”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倡导的”四千精神“。以启动“共建融媒党建圆桌会”这一红色融媒平台,为推进共建联建、整合优势资源,启动创办“共建融媒党建圆桌会”会刊《红色好故事·诗乡》,拟优选若干家共建单位,并以“共建联建,赋能服务”形式,确认“圆桌会会长、轮值会长、会员与团体会员单位”资格,推进双方分享“增值套餐合作共赢”赋能模式文本签订落地。让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分享“强党建,促发展一一推进’八八战略‘和‘四千精神’以及‘千万工程’在国资民资与国企民企等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下,取得浙江高质量发展中如“中国党建画院党建好故事创作研究中心(北京、浙江两地驻点办公)与宁夏分中心、杭州萧山区瓜沥镇大梅林蓝城乐居创作采风基地”“杭州龙岗故事观堂创作采风基地”走深做实,成果丰硕。

国企网-《国企》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